因為對於爌肉的好奇心,徵得在鹿港蔡爌肉的小岳的同意後寫出這篇訪問。小岳的攤位位置在果菜市場,從入口進入後靠文聖街方向第二間攤位。
小岳的長輩原本是做外燴辦桌生意,到了父親這代在鹿港頂番婆這個地方開始了爌肉生意,後來才把攤位搬到鹿港。目前攤位除了有爌肉飯、豬腳外、也有提供各式配菜和肉燥飯等料理。
在「彰化小食記」這本書有提到正統的彰化爌肉是使用腿庫、三層肉部份只是備料給少數喜歡三層肉的客人。這樣的觀察可以在蔡爌肉的料理中完全驗證。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爌肉的料理方式吧。
凌晨四點多小岳一家就要起床準備開張,他們就在攤位現場料理,使用了非常先進的開放廚房概念。開張以後就開始料理菜色,大概五點多就可以點菜了。一般來說市場大概早上七點前會比較忙碌,如果估計第二天備料不足的時候,就要在早上七點多和肉商拿肉。主要是腿庫(豬大腿)、三層、還有腹部等部位的連皮肥肉。接下來把這些肉帶回後,要做料理前的處理。
首先第一步要川燙:
川燙的時候要隨時小心不要被濺起來的滾水燙到。
什麼時候可以起鍋也是全憑經驗。
起鍋後先浸冷水稍微冷卻一下後放置在另外一個臉盆內。
冷卻完畢後,就可以進入下一個切塊階段。
切塊主要要處理三個部份
腿庫
將帶皮肥肉和瘦肉使用竹籤固定
帶皮肥肉不一定和瘦肉不一定是同一塊部位。照「彰化小食記」的說法,這樣有一個多的好處,那就是可以隨意調整肥瘦比例
這邊有幾個特殊的部位可以介紹
- 圈仔(摳ㄚ)
- 腿庫膝關節那端的部位,一隻腿庫只有兩個。
- 離緣
- 大腿的某個部位,由肥肉包圍的含脂肪瘦肉部位,一隻腿庫只有一個。
- 腳筋
- 一隻腿庫只有一個。
三層
切成片狀後以竹籤固定。固定部份沒有照片。另外小岳媽媽推荐的部位照片中有標示,腿庫的離緣紋路和這邊標示很類似。
肉燥原料
直接看照片就知道了。
成品欣賞時間
接下來就是隔天凌晨的料理時間了。因為料理如作戰不方便打擾,加上我爬不起來就跳過了。那麼就讓我們來欣賞最後的成品囉。
爌肉加上肉燥飯
紅糟肉飯
腳筋
致謝:
感謝小岳慷慨允許我問東問西並且拍照、親切的小岳媽媽介紹我不同的爌肉部位、以及熱情活潑的小岳妹妹現場示範食材準備。